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莫晓刚

单位:吉峰农机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职位:商信中心总监发布时间:2012-08-01 16:31:46
个人简介
吉峰农机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峰农机)始创于1994年,正式运营于1998年,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是销售国内外名优现代农业装备及相关农村机电产品的农机销售企业,主营业务为传统农机、载货汽车、工程机械、通用机电产品等现代农业装备的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同时开展泵站及节水灌溉工程勘测设计、设备供应、安装施工等业务。
2009年10月30日,吉峰农机凭借创新商业模式和高成长的经营业绩首批登陆国内创业板上市,是国内农机流通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进一步奠定了在农机流通行业的龙头地位。同年,通过IPO融资后吉峰农机独具行业内最大优势的资金能力和品牌号召力,支撑并助推公司全国化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并购重组方式加速行业资源整合和聚集,快速成长为已初步完成全国化布局的行业龙头领军企业。至2010年,吉峰农机已形成直营店200余家、县乡经销服务网络3000余家,网络覆盖四川、重庆、贵州、广西、陕西、云南、广东、福建、浙江、吉林、辽宁、黑龙江、江苏、安徽、湖南、河南、江西、宁夏、甘肃等23个省(市、自治区)。公司注册资本1.785亿元,总资产27.9亿元,员工3000余人。公司现有市值近60亿元。
农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具有信息化程度低、生产标准低、经营管理效率低等特点,且农业本身也衍生出“散、小、乱、弱、差”诸多复杂竞争局面,给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传播与推动带来了较大的阻力。吉峰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一是、集团较少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去考虑信息化建设问题、信息化建设呈自发的点状态势缺乏统一管理;二是、各分子公司信息化差距大、信息化标准水平程度不够、信息(数据)缺乏共享平台形成信息“孤岛”;三是、信息安全体系滞后、缺乏信息技术的敏感性等。我进入公司后,首先着手建立信息化人才团队,并结合实际业务情况与公司战略梳理和规划了公司信息化发展方向,系统的分析了传统农业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由模糊到清晰,并着力信息化对业务、管理的驱动能力,从而构建了吉峰的信息中枢。到目前为止,公司信息化发展中心拥有专业人才30余人,共计已规划投入信息化专项资金1500余万元,涉及网络安全、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推广、电子商务等领域,并自主开发了多种信息化系统,其中“产品知识管理系统”拥有农机产品种类1万余种,在农机领域尚属首例。
2010年至2012年主要工作体现:

一、加强基础信息建设,初步实现集团精细化管理

初期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基于人、财、物的管理,为满足集团发展需求,先后上线了OA系统、HR系统、订单管理系统、配件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ERP财务管理与SCM系统,借助信息系统支持,对所有数据进行录入,统计和分析;将精细化到各个分子公司,负责人可以实时了解数据,管理更精密,根据入库、出库的数据情况,对各分公司的进出库数量进行分析,能有效地加强追溯管理,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二、关键数据信息化管控,促进了财务风险规避能力

吉峰目前正在极力打造安全、规范、统一、实时、集中的财务核算基础平台。吉峰于10年上线了ERP系统,并率先在集团总部开始了财务数据流程运转,11年底实现了集团139家分子公司的SCM上线工作,同时取得了50余家公司财务业务一体化合并。同年,根据规划还上线了资金管理平台,开始对整个集团分子公司进行统一的资金账户管理,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最终打造成吉峰农机统一、规范、数据集中共享和资源优化的财务核算平台,实现了财务资源与信息的集中管理,满足集团总部对所有成员单位财务运转的实时监控要求,提高管理效率与力度,促进了财务风险规避能力,为吉峰农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三、整合优化的信息系统,改善了吉峰绩效模式

通过近两年的信息化推动与发展,吉峰整个集团信息化管理意识逐步提高;目前,信息系统显然已逐步渗透到吉峰农机各个业务板块,信息系统开始从传统的后台支持转变为公司新业务开展的直接驱动力。各分子公司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增加,甚至有一些部门若没有信息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但同时对于很多部门由于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意味着最重要的资产,这导致传统的手工方式已经或潜在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如:财务报表、人事档案、销售数据等),经多方面的系统优化集成,目前集团已经能够实现公司总部财务、采购和库存系统供应链业务数据、销售考评数据、HR绩效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并可通过自主开发的WEB报表随时随地的进行业务多维分析,达到了数据仓库对业务分析的支撑要求。

四、打造智能化商务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服务输出

吉峰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全面的系统整合集成,实现商务智能,为决策层、管理层提供全面预算管理、运营分析和决策支持,成为数字化、智慧型的吉峰;
同时将商务智能与电子商务作为了吉峰信息化的高级表现形式,2011年我们开始了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吉峰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项目研究,全面开展线上与线下的业务关系规划;同时集团内部的信息安全建设与多维度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也在紧密有序进行,规划与推广开发实力不断加强,对外服务能力逐渐彰显。
经过两年的信息化建设,我所带领的信息化管理中心,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于2011年被评为集团年度先进集体二等奖,集团年度创新奖,得到了集团领导的肯定。同时我个人也获得了电脑报评选的2001—2011十年成就卓越贡献个人奖,中国连锁与经营协会评选的2012年度零售优秀CIO奖项;但是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传统农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据的录入以及申报审批的流程等操作模式都发生了改变,公司对于新系统的运行,不论是操作习惯、认同观念还是管理方面,都需要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 
 
  • 上一篇:项岁泉
  • 下一篇:曹世如
  •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